新華網:“長治”工程有效減少長江泥沙
來源: 水土保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建設網 上傳日期:2018-07-24 打印本文章 【字體】 大 中 小新華網武漢9月3日電(記者 楊希偉)長江水文局3日發(fā)布的《長江泥沙公報》顯示,長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(簡稱“長治”工程)保持了長江上中游水土,減少了入江泥沙。
公報指出,“長治”工程堅持以人為本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治理理念,以水土流失嚴重和產沙主要策源地--坡耕地為主要治理對象,通過實施坡改梯、植物籬,配套坡面水系工程和耕作道路,提高水土資源集約化利用程度,改善農業(yè)生產條件,為水土流失區(qū)農業(yè)和農村經濟發(fā)展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基礎條件。同時,開展沼氣池、小型人畜飲水工程、庭院水土保持等措施建設,解決群眾生活實際困難,改善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,促進現有林草植被保護和生態(tài)自我修復,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,實現人與自然和諧。
《長江泥沙公報》顯示,2005年,“長治”工程實施涉及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重慶、甘肅、陜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和河南10省、市的185個縣(市、區(qū)),全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618.55平方公里。完成生態(tài)修復面積590平方公里,實施預防保護工程8919平方公里。工程建設共移動土石方7734.22萬立方米,總投工4868.53萬個。
?。保梗福鼓觊_始實施的“長治”工程,作為治理長江水土流失的“龍頭工程”,有效地維系了長江流域的生態(tài)安全。這一工程實施以來,國家累計投入20多億元,累計治理面積達到10萬平方公里,每年減少土壤侵蝕量約2億噸。
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員會辦公室主任、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熊鐵說,通過“長治”工程的綜合治理,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金沙江下游及貴州畢節(jié)地區(qū)、嘉陵江中下游、三峽庫區(qū)和隴南陜南地區(qū),治理程度達到40%以上,實現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由增到減的歷史性轉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