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最美的沼澤濕地:若爾蓋
來源: 水土保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建設(shè)網(wǎng) 上傳日期:2018-07-24 打印本文章 【字體】 大 中 小花湖濕地
草原牧民
草原日落
濕地棧道
若爾蓋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帶,地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。黃河與長江分水嶺將其劃為東西兩部,東部群山連綿,峰巒疊翠,林濤瀾蕩;西部草原濕地遼闊無際,水草豐茂,牛羊成群,素有“川西北
高原的綠洲”之稱。若爾蓋縣城離州府駐地馬爾康330公里,距省會成都596公里。
若爾蓋,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部瑰麗奪目的綠寶石,被國際地質(zhì)專家稱為“世界上面積最大、最原始、沒有受到人為破壞的最好的高原濕地”。若爾蓋沼澤濕地一望無際、廣袤無垠,是中國最美的濕地大草原。黃河30%多的水量都是由這片濕地提供,有著“地球之腎”美譽,當之無愧地成為母親河的“蓄水池”。
自然景觀
若爾蓋沼澤濕地總面積100萬公頃,北部和東南部山地系秦嶺西部迭山余脈和岷山北部尾端,境內(nèi)雪山高聳,峽谷幽深,地勢陡峭。主要河流有嘎曲、墨曲和熱曲,從南往北匯入黃河。位于唐克鄉(xiāng)的九曲黃河第一灣,猶如仙女的飄帶自天邊緩緩飄來,在廣闊的草原上蜿蜒迂回。當晚霞滿天、夜霧降臨時,九曲黃河就像從天而降的銀河,在夕陽下閃爍著耀眼奪目的金光。此時登上唐克寺廟旁的山頂遠眺,我們可以看見云在水中起,船在天上行的壯美景色。
若爾蓋擁有川西北最大的濕地,這里的原野綠草如茵,野花五彩斑瀾,活蹦亂跳的牛羊,如散落在草原上的顆顆珍珠。此處還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———黑頸鶴的主要繁殖棲息地,近千只黑頸鶴夏季在此繁殖后代。其遠山寧靜,原野空曠,草原上鷗翔鶴舞、水天一色。境內(nèi)棲息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,其中有白鸛、梅花鹿、小熊貓等。唐克河曲馬為全國三大名馬之一,被唐朝大詩人杜甫贊為:“竹披雙耳俊,風(fēng)如四蹄輕”。熱爾大草原一碧萬頃,夢幻花湖煙波浩渺,都是游人觀賞濕地的好去處。
人文景觀
若爾蓋,藏語念作“若尕”,據(jù)說意思是牦牛喜歡的地方。相傳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贊(公元815-838)時期,派大臣征伐邊境留守今若爾蓋地區(qū),其后裔若巴蓋登主管錢糧賦稅,百姓簡稱其名為“若蓋”,后遂得地名若爾蓋。72年前,紅軍長征曾經(jīng)過全國最大的高原濕地若爾蓋,茫茫沼澤奪走了一萬多名將士的生命。長征路上的“巴西會議”舊址依然保留,1935年9月9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若爾蓋巴西鎮(zhèn)的班佑寺大雄寶殿內(nèi),召開了著名的“巴西會議”,會上批判了張國燾的右傾機會主義,決定中央紅軍繼續(xù)北上。
若爾蓋最大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是莫郎節(jié),春節(jié)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,格魯派寺院其宗旨奉行祖師宗喀巴,持戒修行,舉進“傳大召”法會。這是藏民最大的節(jié)日,正月十三日為“展佛節(jié)”各大寺廟將展示巨幅彩繡佛像;正月十四日跳神(跳法舞);正月十五日白天為活佛講經(jīng),晚上是“酥油花燈會”;正月十六日“轉(zhuǎn)香巴”,意為轉(zhuǎn)彌勒。在寺廟中有誦經(jīng)、跳經(jīng)舞、展供酥油花等法事,草原牧民如同潮水般從四面八方涌來,前往寺廟觀瞻朝拜。夏季最大的盛會是賽馬節(jié),通常在7月舉行,或選藏歷五月初四舉行。此時,草原上綠草成茵,鮮花競放,牧民傾巢而出,齊聚雪山下的寬闊草坪中,各人傾其家中所有寶貝,身穿最華貴的藏袍,佩帶寶石、珊瑚、天珠,藏刀,向人們展示家財萬貫的富有。除賽馬之外,有的地方還賽牦牛,亦有無鞍者,如斗牛之士,勇猛異常。參賽得勝者所獲獎品常為一條潔白的哈達。
來源:金羊網(wǎng) 2007年04月27日
最近更新
- 央視新聞:“我要取土”匹配“我要棄土” 全...
- 新華社:“好水土”換來“綠鈔票” 寧夏治山...
- 黃河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野外觀測站觀測試驗...
- 水保司黨支部專題學(xué)習(xí)研討《習(xí)近平關(guān)于治水...
- 海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召開2024年永定河流域生...
- 太湖流域管理局組織召開太湖流域水土保持監(jiān)...
- 世界水土保持學(xué)會、中國水土保持學(xué)會、北京...
- 長江委組織召開2024年度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防...
- 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研討流域水保生態(tài)產(chǎn)品價...
- 黃河水利委員會辛店溝、南小河溝小流域生態(tài)...
- 中國水土保持學(xué)會水土保持植物專業(yè)委員會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