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利部淤地壩檢查組在寧夏彭陽、西吉和海原開展淤地壩防汛工作檢查
來源: 水土保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建設網 上傳日期:2018-07-24 打印本文章 【字體】 大 中 小 本站訊(通訊員張孝親張寶)5月30日-6月2日,由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王銀山副局長帶領的水利部淤地壩檢查組,先后到寧夏的彭陽、西吉和海原縣檢查了淤地壩震損情況和防汛工作。檢查組在彭陽縣抽查了羅洼等6條小流域壩系20余座淤地壩工程,并分別在彭陽、西吉、海原等縣召開了由寧夏水保局、固原市水利局及各縣水保站等有關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議,聽取了關于淤地壩震損情況及防汛情況的工作匯報。
檢查組通過實地查看和詢問,固原地區(qū)淤地壩工程受地震影響較小,未發(fā)現(xiàn)大的裂縫和沉陷。據了解,彭陽縣有兩條壩系,2003-2007年建成骨干壩29座,中型壩18座,小型壩55座;2008年在建骨干壩7座,中型壩7座,小型壩6座。地震后縣上便組織了淤地壩工程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有6座骨干壩放水建筑物上有滑土,5座骨干壩壩肩有不同程度的沉陷縫,并立即組織人員對上述問題工程進行了處理,消除了安全隱患。西吉縣2003年以來已建成的5條壩系中有骨干壩29座,中型壩31座,小型壩26座;在建的3座骨干壩,5座中型壩,均未發(fā)現(xiàn)因地震造成的工程破壞現(xiàn)象。海原縣2003以來開展的3條壩系,已建成骨干壩11座,中型壩25座,小型壩19座;在建的9座骨干壩,3座中型壩,也未發(fā)現(xiàn)因地震造成的破壞現(xiàn)象。
檢查結果表明,各縣都能按照要求重視和落實淤地壩的防汛工作,將淤地壩防汛工作納入當?shù)胤姥垂芾眢w系,制定詳細的淤地壩防汛預案,開展防汛安全檢查,逐級落實防汛措施,健全防汛機制,加強防汛值班,確保淤地壩工程安全度汛。
檢查組要求各水保單位要進一步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,具體到人,細化防汛應急預案,做到周密周全,而且要加快在建工程速度,汛前達到防汛壩高,力爭盡早完工。
檢查組組長王銀山副局長在檢查過程中,對彭陽、西吉和海原縣在淤地壩建設管理中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。同時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淤地壩的防汛工作,克服麻痹思想,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主的各項防汛責任制,進一步細化和落實防汛應急預案,加快在建工程施工,加強淤地壩的巡查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及時處理,加強防汛值班,做好汛情上傳下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