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肅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取得可喜進展
來源: 水土保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建設網 上傳日期:2010-10-29 打印本文章 【字體】 大 中 小
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試點工程啟動實施以來,甘肅省高度重視,省委、省政府將坡耕地試點工程納入全省為民辦實事之一,著力推進。通渭等8個試點縣黨委、政府強化行政推動,落實責任措施,科學統(tǒng)籌安排,加大組織實施,試點工程取得可喜進展。截止10月25日,8個試點縣共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19.34km2,占任務138.44 km2的86.2%,其中,完成梯田面積14.47萬畝,占任務16萬畝的90.45%,通渭、靜寧縣已全面完成試點工程建設任務,華池縣、臨夏縣完成坡改梯建設任務。主要做法是:
一是強化組織領導,靠實工作責任。各試點縣把坡耕地試點工作作為“一把手”工程,縣委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負責、親自部署,在成立以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的同時,與政府主要部門及鄉(xiāng)鎮(zhèn)領導簽訂目標責任書,靠實工作責任,形成了“政府負責,部門配合,鄉(xiāng)鎮(zhèn)實施,群眾參與”的工作機制。
二是加大組織實施,加快施工進度。實施方案批復后,各試點縣及時組織機械和勞力,積極開工建設。臨夏縣克服夏糧占地無法開工建設的困難,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,在夏收結束后,日均投入機械102臺,勞力460多人,日均新修梯田450多畝,目前已全面完成了2萬畝的梯田建設任務。
三是加強技術指導,增強服務意識。為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,各級水保部門不斷增強服務意識,加強技術跟蹤指導。省水利廳水保局結合“作風建設年”和“創(chuàng)先爭優(yōu)”活動,開展干部下基層聯系蹲點活動,選派技術干部對口開展技術服務。會寧縣水保技術人員進駐鄉(xiāng)鎮(zhèn),推行技術包鄉(xiāng)責任制,認真落實 “實施要規(guī)劃、開挖要劃線、打埂要清基、整地要測平、土壤要深翻”的“五要”技術,爭創(chuàng)精品工程。
四是加強督促檢查,提高工程質量。在施工中,各級相關部門不定期地深入施工現場,督促施工進度,檢查施工質量。省水利廳水保局先后兩次派出工作組深入現場全面進行督促檢查。各相關市縣主要領導經常深入工地,督查各項措施落實情況,現場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,并對發(fā)現的質量問題要求相關單位立即進行整改。
五是加強宣傳發(fā)動,提高群眾認識。在試點工作中,各試點縣認真落實群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表達權和監(jiān)督權,提高群眾的認知程度。華池、東鄉(xiāng)、永靖等縣專門召開村民代表大會,進村入戶,做到了政策講解到戶、補助落實到戶、資料印發(fā)到戶、算賬對比到戶、典型引導到戶、培訓服務到戶,增強了群眾的主動參與梯田建設的意識。通渭縣通過宣傳發(fā)動和利益驅動,還出現了群眾主動向鄉(xiāng)政府預交自籌部分的梯田建設資金,提前預訂明年為其修梯田的新現象。
甘肅省水利廳水保局治理科趙永強供稿、組宣科編輯